2024年5月19日上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鲍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晓林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数字治理时代:共商共建共享”与“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微探”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与法律学院闫文博副院长主持,蒋冰晶院长和公管专业部分师生参与了讲座活动。
01 主题讲座一
鲍静教授的讲座分为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革命与治理、对学科的思考和共享时代的行动四部分。
首先,鲍静教授从现代化的起源与发展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并详细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形态与特点,由此点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下的相关议题仍亟待研究。除了制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也必不可少。随着职业中国战略的提出与发展,鲍静教授认为职业资格制度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其次,鲍静教授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拓展了国家治理的领域,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观点,强调了“信息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构性,揭示出当下时代经历的信息革命实际为数字革命。数字革命时代的治理有别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治理,应重点关注治理主体、全球治理、海洋治理等问题,从而切实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随后,鲍静教授对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由来、学科归属的缘由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明公共管理学科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必须落实到“人”。面对现实社会问题和复杂的社会时代背景,鲍静教授提出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四个维度:一是与国家制度相联系,二是与国家行政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相结合,三是与市场和社会关系相联系,四是积极参与全球(区域)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以四个维度建设来回应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
最后,鲍静教授认为在数字治理思维与行动下必须要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在未来应该关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加强课程、教材、师资与实践项目的资源共享,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培养与合作的创新模式。
02主题讲座二
徐晓林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数字化转型没有现成的可行路径,因此他指出面对时代之问亟须探索中国方案。随后重点介绍了数据业务网的构建、运营基石和应用场景。最后以“凤凰单丛茶”为案例,分析了数据链与产业链相结合、数据与行业相结合、数据与信贷相挂钩的运行过程,展现出数字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03答疑解惑
讲座末尾,两位教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鲍静教授和徐晓林教授还勉励文法师生到实践中去,怀有崇高的学科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审慎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来看待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从而寻找突破的空间,回应时代需求,在交流与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图片/安倩雯 文字/李子瑞 编辑/李艳丽
初审/申孟让 复审/李明 终审/闫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