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第十一辑|工学始终并举,薪火代代相传
——采访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讲解员张靖楠
“一字一画,皆是历史的缩影;一句一话,回望历史的长河。”今天为大家展示的照片是这幅刊登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学报上的制革厂产品广告。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是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而这张照片背后是河工人抵制日货的救亡图存行动,是河工人永远炽热的爱国赤子心。
我们有幸采访到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的讲解员张靖楠。让她来带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体会当时河工人的爱国热情。
河工人的爱国热情不止体现在照片展现出的一方面。1931年11月2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院长魏元光先生在学校纪念周会上表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为救国有效方法”。学院专门成立了“工业制造部”,做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933年,为支援中国军队在长城的抗战,我校打造军用钢盔并制造防毒面具,还将一批药棉、药布、绷带等用品捐赠给绥东抗战士兵,以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师生的爱国之心。
为了预备随时参加作战,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每天面向国旗敬礼,每当鸡鸣晨晓之时,校园内就有一群青年学生列队操练,跑步打拳。这期间,学生刘正士、刘世丰等人投身革命洪流之中,为了民族解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内许多大学纷纷向西南地区迁移,我校师生投笔从戎,组建工字团,奔赴抗日战争前线,发动了声势浩荡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在此期间,也涌现了杨十三、洪麟阁和赵观民等爱国师生。
谈及杨十三先生,讲解员张靖楠向我们介绍了先生在我校的事迹和对我校的贡献。杨十三于1915年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我们学校的应用化学科。1923年8月回国后,到我校任教,并兼任斋务课主任。
杨十三教授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他常用民主思想启发学生,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深受学生爱戴。“九一八事变”后,杨十三教授慷慨而言:“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我们要预备着,迟早我们是要拿枪的”。1933年长征抗战,工业学院几位学生挺身而出,参加抗战,杨十三得知以后,将这几位学生请到家中,为其饯行并支付路费。1935 年“一二·九”运动中,他指导学生自治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书”,与学生一起参加“一二·一八”示威游行时,以教授的身份走在队伍的前列,并冒着生命危险指挥学生疏散,掩护受国民党政府迫害的学生离校。
她还提到:“魏元光、杨十三等人‘工业救国’、‘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思想就是我校‘工学并举’办学特色的重要历史渊源。”魏元光先生在观察国内外形势后,认为“我国非振兴工业不能复兴;欲振工业,非先训练人不可;乃决心从事工业教育”。他把发展新工业、改良旧工业作为工业教育的总目标;在组织教学上,注重手脑并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主张树立“勤朴耐劳,分工合作,努力建设”的独特校风,以培育适合现代国家需要的人才。
如今,“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学并举”中的“学”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工”是指以经济建设特别是以工业发展为主体的高等工程教育实践环境;“工学并举”就是在继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才的优良办学传统基础上,努力构建工程教育与产业经济建设有机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工”与“学”两个要素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阔空间中的融合、互动与统一。
当问到如今的河北工大学子应如何坚持“工学并举”,接续奋斗时,她认为:“工学并举”已经融入了每代河工人的基因。在以往,“工学并举”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是注重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是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诠释“以国家为前程,以天下为己任”的意义。而如今,“立校与报国、办学与兴工、理论与实践”成为了新时代“工学并举”办学特色的新内涵。它所给予我们学生的,可能是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但它始终不变的是把我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自己掌握各项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勤慎公忠为理想,工学并举薪火长。”愿同学们能谨记校训精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矢志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