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出版社、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点校本《清史稿》修订这一重大项目的相关问题。我院中文系教师钱寅受邀参会,并汇报了所承担部分的工作进展情况。
“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由修订工程总实施单位中华书局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承担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清史研究所黄爱平教授担任修订主持人。“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系统的版本覆核、文字校勘、标点修订及文本比对,解决原点校本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的新的《清史稿》升级版本。本次会议是修订工程的第一次线下工作会议,讨论并解决了修订工作中大量的实际问题,为日后的工程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会议开幕致辞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强调,承担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作是一项光荣使命,通过点校本《清史稿》修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可以为历史文献的系统整理积累丰富经验,也将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中华书局俞国林副总编辑回顾了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历程,指出“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是整体修订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书局将组织精干的专业编辑团队予以充分保障,他还对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作的意义和目标进行了阐述,认为这一修订工作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古籍整理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分组发言中,我院教师钱寅介绍了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以及目前工作进展,提出了“尊重点校本既有成果、尊重底本原貌”的基本原则和“以对校为基础、以他校作参考、以本校/理校当验证”的工作方针,举出大量修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出相关分析。其所分享的经验为修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所提出的问题值得后续工作中重点关注。
图文:钱寅
审核:常萌 闫文博